
【亮點】“‘新’星之火 可以燎原”黨建品牌。堅持“政治領航”,充分發揮黨員先鋒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體黨員在黨總支領導下聚而成火,不斷傳承紅色基因,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鼓勵全體黨員實現自我價值散而成星,團結帶領身邊職工不斷拓展新業務、開辟新市場,為華星公司實現從“傳統煤炭型企業”向“一流綠色篩分科技綜合服務商”轉型升級貢獻青春、揮灑熱血,將“淮海力量”“華星品質”灑向全國各地。
【背景】作為曾經主輔分離改制后的煤炭服務型企業,自2022年煤副產品產業萎縮后,企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面對困境,華星公司黨總支引領企業聚力發展“專精特新”,以篩分科技為主導產業,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建優勢,持續播撒“團結”“奉獻”“創新”之星火,不斷強化政治引領,發揮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造精神內核、激昂奮進力量,推動企業順利度過轉型發展“陣痛期”,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逆勢前行、脫穎而出,順利實現“扭虧為盈”。
【做法】
(一)播撒信念之“星”火,強化政治擔當,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華星公司黨總支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到首要位置,加強對黨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精神精神的學習領悟,持續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之以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黨總支領導班子堅定筑牢政治擔當,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加大對生產經營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把關力度,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決策部署,多年來有力推動了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建設、“延伸‘產業鏈’、打造‘價值鏈’、融合‘創新鏈’”三鏈整合戰略確立、開辟“制造+服務”新賽道等多項高質量戰略決策的落實落地。
(二)播撒團結之“星”火,強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凝聚發展共識、匯聚發展合力。持續強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配齊配強支部班子,堅持事業為上、人崗相適,持續推進基層單位黨政班子雙向考核、交叉任職,推動基層黨支部班子真正將黨建責任擔起來,把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有機融合起來。強化系統思維,做好“融合”文章。確保黨建工作實現從無形向有形、從有形向有力、從有力向有效推進。大力實施“黨建+”紅色品牌工程,把黨建深度融入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和對外合作之中。將職工智慧運用到市場營銷、新產品研發各個環節,指導洗選設備制造廠黨支部成功創建“紅星領航1+4”黨建品牌。有力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互融共進。加強“崗區隊”建設,匯聚發展合力。公司黨總支依托不斷涌現出的各類優秀黨員為核心,不斷完善“示范崗”“責任區”“突擊隊”創建。以先進帶動強化廣大黨員的創先爭優意識,并在創建過程中注重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發展成黨員,最終以先進為核心形成了“科技創新突擊隊”“王創勞模創新工作室”“‘杜新兵’鉚焊班組”等一個個小型戰斗群,成功開辟了“選礦廠‘EPC’項目建設”“智能電控”等產業發展新賽道。充分反映了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戰斗力,哪里黨建抓得實,哪里就有蓬勃朝氣。
(三)播撒奉獻之“星”火,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筑牢精神內核、激昂奮進力量。堅持把黨員的紅色革命傳統教育作為堅定理想信念、激勵擔當作為的有效抓手,堅持每年定期組織黨員前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活動,教育黨員傳承革命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引導黨員在干事創業中檢驗初心、錘煉黨性,推動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星”火相傳,涌現出一批“開拓者”“先行者”。有的黨員最多兩天輾轉數千公里,數月間足跡遍布全國二十余個省份,夜以繼日奮戰在市場營銷第一線,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有的黨員于野外總包項目現場櫛風沐雨駐守數月,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抗爭中確保工程進度;有的黨員勇于挑戰、敢為人先,用自己精湛的技藝為公司智能電控新賽道開拓披荊斬棘、貢獻智慧。通過不斷選樹先進典型,組織開展“身邊榜樣”宣講活動,充分展現公司職工立足崗位敬業奉獻的先進事跡,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濃厚氛圍,不斷詮釋“勇于進取、甘于奉獻、精于術業”的精神內核。
(四)播撒創新之“星”火,高度踐行科技興企、人才強企發展戰略,深化創新賦能、打造“華星”品質。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把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一方面強化人才引進。近三年內共引進機械、電氣、化工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14名,數控技能人才5名,新引進人才數量占公司總體在崗職工數量的12%。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創新激勵,鼓舞職工創新熱情。組建科技創新“突擊隊”,以黨員中的技術骨干為中心成立項目攻關小組,多年來連續推動智能化正弦滾軸篩、振動給料機、齒輥式正弦滾軸篩、智能除雜篩等多個新產品項目研發和正弦滾軸篩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工作。其中“正弦滾軸篩智能化監測及運行自動化控制系統”被列為省科技重大專項,“齒輥式正弦滾軸篩”被列為市科技重大專項,“智能除雜篩”被列為省高等研究院項目。近三年內,公司新增發明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6項,實用新型專利二十余項。有力拓展了華星公司主導產品體系,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軟實力。
【初步成效】
一是成功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以前,華星公司主要依賴主輔分離政策帶來的煤副產品業務紅利,業務萎縮后,公司進入虧損時期。在公司黨總支的堅強領導下,華星公司上下不等不靠、攻堅克難,依托2023年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建設帶來的優質產能,一手抓項目拓展開辟新賽道,一手抓技術創新積聚新優勢,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向更高層次邁進。至2025年4月,公司基本走出虧損時期,連續3個月實現單月盈利,成功完成當季各項經營指標,在增收創效、扭虧為盈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二是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公司憑借“華星科技”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口碑,主導產品銷量連年穩步提升,湛江中石化、威海海王、天津美騰、淮河能源等舊有客戶合作關系穩定,湖南中石化、山西陸合物資、山西若水等新客戶爭奪捷報頻傳。僅2025上半年,公司銷售足跡已遍布安徽、山西、山東、河南、河北、貴州、湖南、陜西等十余個省份,共計實現篩分系列裝備銷售69臺。半年銷售臺數已基本持平以往全年銷售量。選礦廠“EPC”項目建設新領域開拓勢頭迅猛。已實現3個項目簽約,簽約金額近千萬元。外蒙、尼日利亞兩個外國選礦廠建設項目也正在積極洽談中。尼日利亞合作方自費十余萬元海運原礦石二十余噸至華星公司進行工業性試驗。新拓展智能電控業務方面,已形成“標準型GGD、XL-21系列”“模塊化PLC、觸控屏智能系列”等六大核心產品體系。與中勘科技、臨渙焦化等多家單位達成業務合作,簽約金額破百萬元。后續計劃從裝備智能化系統設計配套到涉足電力、儲能智能化系統設計,不斷擴大業務承接范圍。
公司先后榮獲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性中小企業,淮北市“上云”企業,淮海實業集團“先進黨組織”、“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主導制定的正弦滾軸篩國家行業標準成功發布實施。